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最新文章

自私的登山者與登山的意義

不斷攀登追求的是什麼? 登山的意義是什麼? 到底我們,這些登山者,是不是頭腦有病才會沒事不好好待在家要上山去玩命、去浪費社會資源? 每次山難事件,總會激起批評的聲浪,一部分當然是來自媒體渲染,再加上一點認知偏誤。就如空難發生之後,一般大眾都會認為搭飛機風險很高,但每年開車或走在路上死傷的機率更高,卻沒人覺得可怕。事實上每年山難傷亡的人數,相比交通事故或是濫用醫療資源的人來說也是算少數。 為什麼要冒著生命風險登山? 當然登不登山是可以選擇的,而意外的發生是無法選擇的。 對,你可以指責我們不要去登山不就沒事了! 但相信我,就算再愛山也沒有人會想死在山上,也沒有人會特地勞師動眾讓救難隊千辛萬苦地來找他。 對未知的好奇、對問題答案的探索與勇於冒險的精神,這都是讓我們人類有別於其他物種的關鍵。隨著社會發展,有些人幸運的不用為基本生存煩惱,慢慢地不再甘願只停留在物質需求上,進而追求內在價值。 這一切沒有對錯,只是個選擇。你當然也可以選擇安穩平靜地度過一生,所以我們應該要問,為什麼這些人選擇冒著生命風險登山? 一開始很可能是為了他人在登山,為了社交,為了炫耀,為了形象,等很膚淺的內在價值而爬。在此階段很容易就因經驗、知識不足而犯下錯誤,迷途、失溫、體力透支、颱風受困、高山症等等。這些錯誤大多都是有辦法預防的,我們就是不斷從前人的智慧和自我錯誤嘗試中學習成長的。當然,如果沒辦法記得前人的教訓,被罵浪費社會資源也只是剛好。 但你不能否定他踏出舒適圈之外的勇氣,在這個幾乎沒有所謂未知世界的時代,戶外活動成了發洩冒險精神的聖域。 隨著經驗增加,身體素質越來越好,技巧與心理越來越純熟,必然就要追求更大的挑戰才能得到滿足。更高的山、更難的路線、更陡的岩壁、更艱險的冰雪,動機也開始慢慢轉變成為了追求更內在的自我實現而攀登。 某方面來講登山者絕對是自私的! 我們遠離了身邊愛著你的親友,到一個人跡罕至的深山中。只為追求自己內心的想望,操控身體完成一條路線的滿足,把生心理逼到極限的痛快感,與對自我存在價值的肯定。 什麼為大眾傳遞冒險精神、開創未知世界、突破的勇氣都是後話啦!攀登的那個當下必然是自私的! 風險、專注力與死亡 在剛開始登山的階段,大部分風險都來自於可控制的部分。 隨著挑戰增加,不可控的風險無可避免地跟著提高。經驗、技巧、自信的增加,能讓我們把可控制的風險最小化,或許同時也讓我們漸漸忘記戶
最近的文章

從個人實務經驗上來談高山症

上周發生的嚴重肺水腫案例,好在天氣超好,能及時用直升機吊掛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直升機雖然快,但對救援者和被救援者都是高風險的救援方式。  上週在嘉明湖山屋值班時,短短一星期內就發生了 5 起高山症事件,被直升機吊走 2 起,吸氧氣下山救護車載走 1 起,昨天 1 起假腦水腫,加今天這 1 起真腦水腫。 好在全都安全下莊,下班後卻看到雪山高山症患者不幸喪生的新聞。趁一些想法還在再來發個長篇廢文。 之前在嘉明湖大小事發文靠北單獨留下有高山反應患者在山屋的職業嚮導,我本意也不是想公審她啦(雖然剛開始被氣到沒睡意時有一點)!主要還是想藉由實際事件讓大家多多思考與交流觀念。這幾年常來嘉明湖的職業嚮導大多都已經很有 sense了,期望大家觀念都越來越好,山難事件越來越少,最好是讓我們在山屋都可以閒閒沒事領乾薪啦!🤣 有興趣的可以 點這過去看 ---- 我在山屋進行夜間講座時大多都是談高山症,因為覺得這是新手最一知半解的主題。基本上我講的所有內容都是從前輩哪抄來的,網路都找得到。但最可悲的事莫過就是前人已經留了一堆資訊與經驗,後人卻還一再的重蹈覆轍。 蘇文政醫師是我最欽佩的登山前輩之一,把自己的知識無私的付出,甚至無私到自發尋找嘉明湖的失蹤山友而不幸遇難。二十年前爬山時的網路資訊很少,從蘇醫師的網站得到超多知識,但現在好像消失了,還好登補還有留下他山野醫學的文章。 基本上在這波惡劣天氣中造成山難的兩個原因,高山症與失溫,在這文章裡面都有談到。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8453573a-17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另一位對高山症高度重視的是王士豪醫師。基本上把這兩個人名字+高山症丟google 看個幾篇,應該對高山症的基本知識就足夠了。 ---- 廢話結束,重點開始 關於高山症詳細症狀、如何判斷這些,就不多說了自己看就好,都已經 2023 年了還背不下來的話就截圖放手機這應該也沒很難吧.... 這邊主要想從實務上常看到的問題來談,之前在嘉明湖大小事那篇下撤案例中有稍微寫到一些,再加強一下。 1. 領隊嚮導除了自己必懂高山症症狀外,也要多提醒隊員注意自身狀況,以免等到發現時已經太嚴重了。 有些人可能比較能忍耐,或難得來逞強不想放棄,或不想造成隊員困擾,或是根本就不了解高山症的危險性,以為初期症狀只是

試論大神之所以為大神,而廢魯之所以為廢魯之成因

為什麼廢魯連爬個簡單的技術路線都爬到漏尿,大神卻可以如此寫意?我們來科學分析一下 前陣子果神分享了自己的 訓練心得 ,其中提到對於訓練多數人都有誤解,以為訓練就是該每天不停刻苦耐勞滿腔熱血長時間的重複做某件事才叫訓練。大多數人對於訓練,觀念也的確還是停留在這種土法煉鋼的老派方法上,大概是因為從小漫畫都這樣畫的關係?😂 我立刻就聯想到是在暗指台灣登山界某橫空出世的 G大女神,在採訪中說到他爬八千的訓練是:"每天不間斷爬200層樓、跑20公里"。 雖然我問果神他矢口否認,相信是礙於身分無法明說,沒關係像我這種很閒又沒有包袱的人就來幫他認真分析一下,這樣「每天」用這種老派方法當「訓練」是否是成為大神的關鍵?

前十字韌帶重建術後復健資料紀錄

剛開完刀因為都不太會痛,還很開心的邊拉指力板邊做膝蓋復健,沒想到後面才是痛苦的開始.... 開刀真的只是短痛,甚至根本完全不會痛(被麻醉根本完全無感),醫生說這是一個需要精密動作的簡單小手術。之後復健的過程才是真痛苦,不只有生理意義的痛,還有心理上的煎熬要面對,根本身心靈全面的長痛。   開完醒來後的當下其實只覺得腳很沉重,住院的幾天也都還好,疼痛指數很輕微 1-2而已,沒像別人寫的那麼痛。除了腳不能彎曲,要一直固定在伸直很痠外,在醫院時還很開心,覺得這樣回家後應該很快復健進度就能超前了。 重建十字韌帶已經進步到只算微創手術了。被切了一段腿後肌肌腱去當韌帶重建,在膝蓋裡面又挖又切又鑽又打洞什麼的,傷口也只有幾個小洞。 一般 2-4周左右就可以不用拐杖了,結果4周6周過去了還要拿拐杖;看別人快的 3周就說可以正常走路,10周已經在上下樓梯了,結果 8周10周過去了別說上下樓,連走路還在跛腳,股四頭肌無力超慘。 我的主治醫師一刻千金如果沒有問題要問他通常3分鐘不到就結束談話了,得不到任何更一步的資訊,關於復健的問題就叫我找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每次大概也都只能教我 2-3種動作而已,然後就叫我回家好好加油自己練。 覺得這樣進度緩慢,且醫生給的復原指引就是一個很簡單概略的時間表,參考價值有點低.... 像這樣:2-4周不用拐杖,可增加負重行走。6周不限制膝支架範圍,開始閉鎖式運動。8-12周不用用膝支架。3個月持續閉鎖式運動,增強肌力。4-9個月:恢復中度運動。9個月以上:逐漸恢復激烈運動。 總之,沒有一個整體復建計畫可遵循,覺得迷惘無助。便上網找相關資料,關於中文前十字韌帶重建後的復健資料雖然多,但仍找不到什麼系統性的恢復計畫。想說找找英文的資料,結果發現超多詳盡的復健指引計畫,願意看英文的上網打 ACL rehabilitation guideline就一堆。 我是推薦這個網站,從 phase1規劃到 phase6,有影片看著做不懂英文也沒差。我後來都是除了物理治療師教的動作外,再配這個指引做(僅參考用,請遵照醫師與治療師的指示為主) https://www.matthewboesmd.com/acl-reconstruction-rehabilitation/ 到後面幾個階段的動作我猜一般人可能也無法完全做到勒,後幾個階段大多是一些增強式訓練與敏捷度訓練動作,因此拿

<勸世廢文> 戒茂斯迷途案例分享

前幾天戒茂斯又發生一起迷途的事件,還好最後圓滿收場。 迷途的原因一樣就永遠是那幾個爛理由: 1 分開走 2 不知如何正確報座標 3 無離線圖資 4 覺得迷路時就不要再亂走 此篇都是廢話沒有新東西啦,以上幾點你都知道了就不用浪費生命看了。 "路那麼明顯跟著走就好應該不可能迷路吧!"  這是我在嘉明湖值班遇到隊伍分開走的人最常聽到的話。多數什麼準備都沒做就這樣上山的人,是真的從來沒想過迷路或是山難掛掉的會是自己,就像開車從來沒人覺得自己會遇到車禍,直到真得遇到。 保險買好買滿的人雖然也覺得不可能是自己(本廢也從來不覺得自己會遇到山難!),但遇到一次就萬分感謝。從來沒想過的人,運氣好花個幾千幾萬就解決了,運氣不好賠了幾十萬才後悔。登山不同的地方在,運氣不好時可能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 在這個人人都有一台探勘定位神器的年代,還因為迷途送命真的超不值得的。 只能大家多勸世,救一個是一個吧.... (文都還沒寫完,今天就在嘉明湖山屋又遇到一隊8個人分5隊走的,差點要發生山難的自組隊....分隊走不只有迷途風險,在這種大雨天還有失溫的風險,這隊好像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虛驚一場後,下去向陽還是給我分隊走.....幹!是不知道上個月圓規颱風來才掛一個嗎....無言) 事發經過:隊伍從新武呂溪溪底營地準備回程,在過溪點取水時,前面腳程快的兩人就先行走了。後面的隊伍快爬到戒茂斯山有收訊後約11點左右,收到前面兩人傳來的訊息說疑似迷路了,但疑似有看到路條。用 line 分享位置資訊,出現在一個離向陽山屋很近的地方,領隊就請他們直接往向陽山屋的方向前進。 後來前面的大約中午左右下到登山口後,一直等不到走失的兩人聯絡,在4點時來向陽管制站尋求幫助。 在地圖上標示出最後位置發現是在向陽山屋旁邊一個很奇怪的地方,如果領隊請他們硬往山屋方向切,算時間應該也早就要接到步道了才對。由於距離最後已知位置的時間已一陣子,覺得不太妙請他們先向消防隊備案,同時向下山的隊伍與山屋確認是否有看到人。 在5點半左右接到走失的兩人傳訊息出來,標定新點位後離路很近,把他們的位置標示在地圖上,告訴他們往西南方走大約100公尺,應該會看到路徑與路條。同時請領隊帶一人過去回頭去接,後來6點多順利接到人平安下山。 早上11點疑似迷途時最先傳出來的定位點。 當下沒有太多懷疑,事後越想越不對勁,覺得不太可能。 晚上

困難地形通過課程的兩難

看到這案例想講一下關於困難地形通過這件事,在各種山訓課程中,困難地形通過就是我最討厭教的課,內容看起來很專業,實用性卻低到爆。八成是把登山(再次強調登山是指 Mountaineering,台灣的叫爬山 Hiking!)攀岩的繩索技術拿來用,不外乎就是繩索上升、下降、確保、固定點架設、扶手繩、拖拉系統等。 套用到台灣的環境後幾乎都沒屁用,現實就是你在台灣的高山中級山傳統路線根本不可能攜帶什麼技術裝備。就算真的帶了,8成的情況也是派不上用場,為何? 除非你是去溯溪或是攀岩,不然台灣爬山所謂的"困難地形" 幾乎都是像照片中這種鬆動的橫渡崩塌地,很難找到什麼地方去做固定點讓你操作所謂的"繩索技術"。另外0.5成是過溪,算在幾乎完全不同的課程概念裡,實用度介於有用與沒有用之間先不說。大概只有1.5成才是這些課程用得上的垂直上下的斷崖、瘦稜地形。但通常這種地方也被綁上千百條繩子,提醒隊員一次多抓幾條繩子跟腳點就過了。對於一般人多數的問題幾乎都是,不太會找腳點不會判斷腳點不敢踩腳點,最多也是多用一條扁帶、繩子吊背包,或是人身確保一下弱的隊員就好。 我討厭的就是這種講了一堆很專業的理論、技術,除了感覺講師很屌很厲害外,上完課卻無法應用到現實狀況中,當然也有一個可能是我真的太廢沒料不會教啦! 雖然上課時已經盡力思考如何讓這些技術套用到台灣的山,使用最低限度的裝備確保隊員,但說真的不是要走非傳統路線的話,還不如帶一隻鏟子實在!去看新聞裡面寫,救援的李清雄大哥也是用登山杖挖一挖踏點就帶大家過了,對大部分有經驗的嚮導協作來說甚至直接用腳踢出踏點就夠了,總歸來說經驗跟心理素質才是重點? 心理素質 身為一個領隊不是只有掛名,無時無刻都要擔憂整個隊伍掌控風險,從出發前對路況隊員狀況的掌握,形成中時間有沒有delay、有人落隊跟不上、走不到營地摸黑怎麼辦;這裡隊員摔下去的機率、真的摔了最嚴重的狀況、要不要拆包或確保;遇到颱風怎麼辦、天氣劇變怎麼辦? 還沒下山上車前,領隊都是持續承受著壓力的,突然出現一個意料外的狀況,沒有足夠的經驗處理,心理素質又不夠堅強很容易就爆炸。 16年前大學時走伊加之蕃 - 馬番谷 - 出轆轆溫泉的一個經驗 中間會經過一段左右兩邊都是一路崩到溪底的超大崩坍地,崔祖錫稱為絕命崖的地方。雖然他們應該是硬切下溪沒有接在稜上才會那麼慘烈,但沒

< 有時候登山訓練跟信仰邪教的概念差不多 3-1 > 為什麼少吃多動不是減重的好方法?

本次信仰的對象不是登山界的,是推廣斷食的醫師,跟電視上賣藥的一樣,賣信仰也要有醫背書說服力才強! 之前因為太廢,買了幾本書想研究健身界的觀點希望能變強..... 一般健身的飲食觀念是,為了達到最佳的增肌效果,必須要吃超過你的每日總消耗熱量(TDEE),於是就狂吃狂補充,一天可能要吃個六餐之類的。然後是希望能維持體重在一個範圍不要過重,體脂肪能跟頂尖運動員一樣在10%以下。因此增完肌變重後又要進入減脂期,必須要嚴格計算熱量以達到熱量缺口(吃的少於你的TDEE),並且因為少吃多動肌肉被消耗,結束後又要再度多吃增肌... 我對這個論點(少吃肌肉會被消耗)一直覺得很不合邏輯,而無限輪迴與嚴格計算熱量的飲食方式也很不符合直覺。Alpine climbing跟越野跑後,唯一信奉的觀念就是:簡單 = 輕 = 快速 = 自由。簡單與自由才是戶外運動的真諦,而訓練的目的是為戶外活動,而不是反過來被訓練限制住。 反正後來就是信了間歇性斷食,但畢竟從小到大被灌輸的刻板印象太可怕,一開始還是半信半疑。直到看了 Dr. Jason Fung 的演講,整個有被開示的感覺!買了大師的書來看後,才發現原來他根本就是斷食信仰的神!   幾乎書中的重點這演講都講完了....記得跪著看 關於間歇性斷食的基礎信仰都在 前一篇講了 這次主要是來加值信仰值! 原來我們一直對身體能量的攝取有誤解。不只一般人,其實大部分醫師根本對營養學也沒有太多認知,因此一味的遵循教科書上的教條:肥胖的原因就是卡路里的攝取與消耗出問題。你就是因為吃太多動太少才會變胖,但事實根本不是如此!(這段都是轉述大神的意思,要戰戰他XD) 少吃多動飲食法的觀點是,吃進的所有不同形式的熱量,都是儲存在同一個地方的"單室模式"。吃進的卡路里就像是儲存在水塔中的水,如果要減少水塔的水,就增加流出的水,並減少流入的就好。這種把不同的能量,葡萄糖(碳水)、脂肪和蛋白質三種混為一談就是個錯誤的開始,認為所有的熱量都是放在同一個地方的。只要你消耗的熱量比攝取的多,就會燃燒到體脂肪。 身體儲存能量的方式應該比較類似"雙室模式",主要是由肝醣和體脂肪構成。人體無法儲存蛋白質,因此用不到多餘的蛋白質會被轉換成葡萄糖。 葡萄糖是用肝醣的形式儲存在肝臟中,但儲存空間有限,一般來說大約只有2000卡左右。一旦存滿了,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