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麥肯尼攀登感想 After climbing Mt. Denali

麥肯尼山山頂(6168m) 雖然路途無聊,但帶著國旗登頂還是很爽XD

Mt. Denali (丹奈利山) 一般在台灣是被稱為 Mt. McKinley (麥肯尼),阿拉斯加人叫他原住民稱呼 Denali,意指 "the great one" or "the high one",美國人叫他 McKinley,個人喜歡叫她當地住民的稱呼,冠人名真得很 low。 

繼在西雅圖爬完 Mt. Rainier (雷尼爾),因故只有爬傳統路,一路很無聊的走完後。
運氣很好,只花了兩個星期就把 Denali 爬完了(還包括三天的大雪)。只是傳統路還是一樣好無聊,但至少比 Rainier有趣一些。像是被雪橇拖著跑、在陰影下塞車塞到快冷死(是真得快冷死不是誇飾法)、被風吹到魂魄都要飛走了、24小時都是白天,無時無刻都有人在走路、吃飯、紮營等奇特體驗。

整體來說,說穿了就像是在爬百岳路線般,大概就是雪季南湖或雪山圈谷直上頂的難度,再稍微困難一些且多很多雪那樣吧。然後路上一樣充滿了許多不太會走路,技巧不太好,體力有點差的人,當然還有過多的路標與保護措施。類似上玉山的鐵鍊路或是奇萊北萬千繩索的概念,明明就不困難,但是每次都會塞車就是很靠北,尤其是在風大沒陽光冷的要死的時候。
因此你並不需要太多的判位與確保能力,但在這裡說明一下,免得有某些白癡真得就這樣跑去也說不定。所謂的不需要太多不等於不需要,都跟著別人走也許 90%的狀況下都沒事,但剩下的 10%?;稍微困難也是建立在雪地健行、裂隙救援、冰斧冰爪技巧都熟練,並有基礎攀岩能力之上。

爬完這兩座山後也確認了幾件事,和出發前的想像差不多,這應該是此行最大的收穫吧!
一是喜瑪拉雅式的遠征登山果然不是我愛的style,時間太久、消磨心智又太無聊,我們才被大雪困住三天而已,我還帶了書、音樂、電影,還是無聊到快崩潰了。
二是傳統路都很無聊,不管是什麼樣的山大概都一樣吧,就像上面所說的,因為太熱門所以並不需要太多技術、能力,基本上大多時候就是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我都快忘了自己是來衝啥小的。很像在台灣走傳統路一樣,已經失去挑戰性了,我想爬山還是要走探勘路線才有冒險的感覺嘛。

之後就以 Alpine climbing 技術路線為主要目標了,光美西、法國瑞士一帶應該有生之年就爬不完了。而且爬 alpine 有趣天數又短,爬完就立刻下山喝酒吃漢堡牛排多痛快,不過太難的又爬不上去,這輩子果然只有當魯蛇嘴砲的份....喝酒為主,攀登為輔才是魯蛇登山作風啊!顆顆



山頂回望稜線、第一營與Mt. Foraker?



山頂的牌子,但為何沒有標高度啊!!!!



西南方全景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所以台灣高山雪地攀登到底要穿什麼鞋帶什麼冰爪啦?啊幹不是啊,沒冰斧你跟人雪地攀登個鳥?

自私的登山者與登山的意義

困難地形通過課程的兩難

大檜山一點也不順訪哈崙工作站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