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閱讀>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

我們和塑膠的關係,就如大多的愛情故事一般,從一開始無可自拔的熱戀,到最後又愛又恨、難分難捨。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塑膠,作者試著去記錄一天所接觸到的塑膠製品,結果最後總共列出了 196種不同的物品。全世界對塑膠的消耗量,從 1940年代近乎零的程度到今日的每年 2700億公斤,我們的生活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充滿了塑膠的呢!

由於塑膠是利用石化工業所生產的廢棄副產品製成的,隨著我們對石化燃料的需求快速增加,廉價且豐盛的塑膠製品,所帶來的便利、舒適、耐久與樂趣等,讓他迅速的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但我們一方面享受著他的好,另一方面也感到不安,這些超自然的"怪物",可能在人類社會都已經滅亡了,仍然不會溶化、生鏽甚至自然分解。

作者用了 8樣生活中極度平凡的塑膠製品,來引申到我們與塑膠這段愛情故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鉅細靡遺的談論塑膠如何快速的在短短一百年就遍佈了我們的生活中

第一章從梳子談塑膠業的啟蒙,由於塑膠的發明,拯救了大象、玳瑁和平民,象牙是以前用來製作許多上流社會物品的重要原料,從鈕扣、鋼琴琴鍵到梳子,龜殼也是製作梳子的重要來源。由於需求量的增加,使得這兩種動物越來越稀有,而對一般人民來說,梳子可能是一輩子也買不起的奢侈品。隨著塑膠的出現,不只是梳子,許多的產品變得更大眾化,塑膠就像是材料界的烏托邦,保證了人人都可以享有。

接著三章分別從椅子、飛盤和點滴袋,來談論對工業設計的影響,戰後嬰兒潮如何和塑膠結合產生了大量的塑膠玩具,和塑膠如何大幅趕進了醫學,但同時也對我們的健康帶來巨大的影響。

第五章開始則是談論塑膠帶來的影響,用拋棄式打火機探討我們對許多非必要的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上癮,這種拋棄式的生活態度,造成大量的垃圾問題,特別是海洋塑膠垃圾對生態系帶來的浩劫。

第六章繼續延伸上一章,生活中最大的一次性拋棄塑膠用品,塑膠袋, 連結到近代興起的環保觀念。而究竟塑膠到底是好還是壞,似乎不是那麼簡單就能二分的,某方面來講,它甚至是比其他自然資源更"環保"的,畢竟大部分的塑膠都是從煉油產生的廢棄物中提煉出來的,而且它所需的能量和資源也少很多。因此重點應該是在我們如何改變這種用過就丟的態度,與生產廠商該有的延伸責任,並不是把產品製造出來就沒事了,環境成本也要考慮進去才是。

第七章就是從寶特瓶來談如何回收與生產者的責任,這一章我個人覺得是最有趣的地方,尤其平時有在做回收的人,你會看到整個塑膠回收業背後的秘辛XD

最後則是用信用卡談塑膠的未來,我們和塑膠熱戀了一世紀之後,漸漸發現這不是一段健康的關係,但塑膠幾乎是建立現代生活的基本材料,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和他分手。因此如何永續發展便是未來的重點,像是可生物分解的塑膠。但有時生物分解不見得是最好的答案,重點還是在我們的心態,那種隨手拋棄的心態。

書中舉得兩個例子很值得思考,一個是一張完全由可生物分解材料製成的沙發,但這就代表了永續嗎?或者只是那用完就丟陋習的綠化版?多花幾萬元買一張設計用來免除丟棄罪惡感的沙發,和買一個也是設計用完就丟的20塊打火機,兩者有種令人不安的相似心態。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把東西設計的耐用、長壽,就像是曾祖父母留下來的五斗櫃那樣耐用,可以傳承使用數十年!

 另一個例子是環保瓶裝水,台灣前陣子也很流行(就是廣仲代言的那款),號稱使用的塑膠量非常少,只要輕輕一扭就可以扭成麻花。問題還是一樣,重點是否應該放在該物品的本質上?花更多資源來製造、販賣一個,一般家庭不用花多少就可輕易取得的東西(尤其歐美只要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喝了),這樣真得有比較環保嗎?!這是永續包裝上的矛盾,也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這本書是近期看過最有趣的科普書了,尤其在這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塑化的時代裡,是該好好了解一下我們與塑膠之間的愛恨糾葛才是。最後記得試著在生活中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買東西之前多多考慮,還有記得做回收啊!否則照現在的趨勢,到了2050年塑膠的年產量將達到接近9000億公斤的驚人數字!(請問有什麼預言都要選在2050年的八卦嗎!2050年前如果無法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的80%以下的話,地球就差不多要完蛋了,那乾脆就直接把2050年定為世界末日才對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所以台灣高山雪地攀登到底要穿什麼鞋帶什麼冰爪啦?啊幹不是啊,沒冰斧你跟人雪地攀登個鳥?

自私的登山者與登山的意義

困難地形通過課程的兩難

大檜山一點也不順訪哈崙工作站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