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續談登山界的弱與所謂的強?


中級山是台灣最好的訓練場所,真心不騙
中級山是台灣最好的訓練場所,真心不騙

之前會寫那麼多廢文,主要是上上週跳出這個四年前的回顧(已上碼,理性,勿戰),在山上很無聊半夜又被吵醒只好思考登山的意義之類的無病呻吟的東西幫助睡眠。因此本廢才會想問台灣登山界到底登的是什麼山?所謂的世界的山是什麼?登山家又是什麼?


台灣的登山如果是登山,先撇開對於專業技術偶爾有些奇怪落後的觀點,那這些引領登山界的大老們會視穿雨鞋、用鋁鍋、生火等的登山方式為邪教不算是登山是不是就滿合理的?

如果台灣的登山只是健行登山,那還是一樣弱啊!就是因為登山這種活動在大家心裡都覺得有如去公園散步一樣沒門檻的休閒活動而已,而忽略了訓練的重要性,才有一堆山難啦扭傷啦膝蓋痛啦的毛病出現。

健行活動的訓練的強度當然不用像登山一樣那麼高,但不代表不用訓練,最簡單的訓練方法就是每週至少爬一次山!回想你在百岳上遇到身輕如燕的阿伯與說著膝蓋不好再也不登山的年輕人之間的角色錯亂就知道成效了。

面對現實吧!就是沒有時間週週爬山才更需要做所謂的"訓練",幫助自己能更輕鬆的享受戶外(輕量化是另一個重點)。

所謂的變強,就只有體能上的定義嗎?

是否除了百岳山頭之外還有更多可能,如探勘路線、溯溪、攀爬(scramble)等?

是否能涵蓋更多的歷史人文與自然的東西在裡面?

本廢運氣很好大學加入山社剛好遇上社團探勘風氣最盛時間,跟著小胖秋姐唐牛等神人到處亂走,從一開始就打破"百岳"的框架,從此視野遼闊可以到處亂走,處處都是路無路勝有路,不用被既有路線束縛住才有真正的登山精神。

以前學校登山社團還有一個風氣就是,身為大學生一定要裝逼,出去掛一台機械單眼是標配,對人文歷史動物植物認星空都還要略懂一下才行。但這本廢後來就放棄了,發現自己沒有慧根只會硬背書還背不好QQ

像伍元老師還有神獸郭熊這種就是本廢最仰慕的真大師,除了專業能力外還擁有人文環境素養真正專業的登山嚮導。許多國家的 Hiking guide也是要求要對人文歷史動植物有基本的了解才行,而不是拍照燒熱水跟客人呵呵呵就好。

某方面來說我覺得台灣的中級山與探勘路線還更符合所謂的登山精神。有時要開創自己的路線,規劃面對未知的行程;重裝走在非步道上要有足夠的體力,還要有良好的平衡與走路技巧,才能面對各式濕滑鬆軟的地形,甚至是攀爬;必須精通所有的戶外技能,生火讀圖砍路判位架繩確保迫降等,還要面對可怕的潮濕悶熱氣候與各式怪蟲小黑蚊水蛭隱翅蟲八腳怪等。生理心理各方面都要夠堅強才行....(溯溪當然也算,但本廢雖然不怕冷一碰水就抖到要失溫,進不了溯溪界QQ)

相較之下百岳路線根本就是散步的程度罷了(先不論高度對體力的影響),本廢甚至認為中級山根本是台灣登山界每個人都應該要去多爬的地方。(廢除百岳了啦幹)
中級山還有一點被忽略的地方就是可以當做雪地攀登良好的輔助訓練,畢竟台灣雪季制度跟雪況真得是顆顆。

如前面所提,中級山的地形就是各種的濕滑鬆軟不穩定,很"類似"雪地的情況,可以很好的訓練該有的肌力與平衡與細微的腳底重心轉移的能力。

拿本廢魯來說,我差不多是6年前才開始接觸雪地攀登的,因緣際會認識去過兩次 Denali 的廖大哥一直跟我說多簡單多好爬也不用花多少錢的,不小心就被騙上船了。不然以前從來沒上過任何雪訓課,大學社團太窮沒裝備也沒能力,且看到那些岳界前輩海外遠征每個都是花大筆錢還要生死交關的,十年前根本從來不敢想像出國爬山。
因為很窮所以雪地的技術與知識幾乎都是從書中和網路學來的,爬 Denali 前買了雙硬底鞋自主去過幾次雪山跟南湖訓練,穿上硬底鞋走雪地有如神助,自己練一練覺得台灣雪地登山好像也沒多難,但其實心裡多少還是有點擔心,畢竟沒上過大師們的正規雪訓課程。那陣子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冒險精靈幫忙蓋岩場,剛好有梯次雪訓美涼找我去跟著玩兼助教,跟完課知道大師教得跟書中講得都是差不多後,就更有信心去 Denali了。

爬完發現真得沒有那麼難,因為有一堆看起來比我們還菜還弱的隊伍也都在爬。所以一直很納悶台灣雪季管制不知道是在管制什麼的?沒地方練習到底是要怎麼期待大家雪地能力上升?(其實一般非技術性的雪地攀登,難的通常不是路線本身,最難的反而是找路判斷風險與冰河裂隙雪崩等需要經驗累積的東西。)

然後本魯以前都是穿雨鞋爬山的,所以不要再說什麼穿雨鞋無法走向世界的山了啦!把進入雪地門檻搞得很高,海外攀登門檻拉更高,八千米更是拉到高不可攀的高的岳界大佬大師大大,才是台灣無法走向世界的山的原因啦幹!

先讓自己在一個專業裡變得更專業,然後再試著跳脫既有的框架思維。

這就是所謂的變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所以台灣高山雪地攀登到底要穿什麼鞋帶什麼冰爪啦?啊幹不是啊,沒冰斧你跟人雪地攀登個鳥?

自私的登山者與登山的意義

困難地形通過課程的兩難

大檜山一點也不順訪哈崙工作站 (上)